史威登堡神学著作
5164.“在众臣仆当中”表在那些存在于外层属世层里面的事物当中之物。这从“在当中”和“臣仆”的含义清楚可知:“在当中”是指在这些事物当中;“臣仆”,即仆人是指在外层属世层里面的事物,如刚才所述(5161节)。在圣言中,凡在下面,因而处于次要地位并服从高级事物之物都被称为“仆人”。存在于外层属世层里面的事物,或那里的感官印象相对于内层属世层,就是这种情况;而存在于这内层属世层里面的事物相对于理性层也被称为“仆人”。因此,人里面的一切事物,无论总体还是细节,同样无论是至内在的还是至外在的,相对于神性都被称为“仆人”,因为神性是至高无上的。
此处“臣仆”是指宫里的王公贵族,法老王在他们当中审判酒政和膳长。相对于王,这些人之所以和其它各阶层的臣民一样被称为仆人(这也如今每个国家的情形),是因为王权代表神性真理方面的主(参看2015,2069,3009,3670,4581,4966,5068节)。相对于主,所有人都是一样的仆人,无论他们属于哪个社会阶层。事实上,在主的国度,也就是在天堂,那些最大,也就是至内在的人比其他人更是仆人,因为他们的顺服是最大的,他们的谦卑比其他人的更大。他们就是最大的最小之人和首先的末后之人所指的人:
首先的必成了末后的,末后的必成了首先的!(马太福音19:30;20:16;马可福音10:31;路加福音13:30)
你们中间最小的,他便为大。(路加福音9:48)
他们也是“作用人的大人”和“作仆人的为首之人”所指的人:
你们中间,谁愿为大,就必作你们的用人;在你们中间,谁愿为首,就必作众人的仆人。(马可福音10:44;马太福音20:26-27)
相对于源于主的神性真理,他们被称为“仆人”;相对于源于主的神性良善,他们被称为“用人”。“为首的末后之人”之所以比其他人更是仆人,是因为他们知道、承认并发觉他们所拥有的全部生命,因而全部能力皆源于主,丝毫不源于他们自己;而那些因没有如此大的承认而没有发觉这一点的人也是仆人,然而更多地是因为这承认是他们口头上的承认,而非发自他们内心的承认。但是,那些态度完全相反的人相对于神性也自称仆人,然他们的真实愿望是要作主人。事实上,如果神性不支持他们,可以说顺从他们,他们就会生气发怒,最终反对神性,将一切能力从神性那里夺走,将一切事物归于自己。像这样的人在教会里比比皆是;他们不接受主,尽管他们声称自己承认一位至高无上的存在。
4314.就内在历史意义而言,“他的大腿就瘸了”表在这些后代当中,良善与真理完全被摧毁。这从雅各的代表和“大腿瘸了”的含义清楚可知:雅各,也就是此处的“他”,是指他的后代(参看4281节);“大腿瘸了”表示那些没有任何良善,因而没有任何真理的人(4302节)。故此处“他的大腿就瘸了”表示在这些后代当中,良善与真理完全被摧毁。
该民族的性质从主自己以比喻所说的许多话变得显而易见,就其内在历史意义而言,这些话都是指着这个民族说的,如:一个王与他的仆人算账,而这个仆人却不怜恤别人(马太福音18:23-35);还有家主的比喻,家主将他的葡萄园租给园户,就往国外去了,租户拿住他打发来的仆人,用棍打了一个,杀了一个,用石头打死一个;最后他打发自己的儿子去,他们把他推出葡萄园外,杀了;文士和法利赛人一听到这个比喻,就知道祂是指他们自己说的(马太福音21:33-45;马可福音12:1-9;路加福音20:9-19);还有一个比喻,有一个人给仆人银子,那个领一千的人去把它埋藏在地里(马太福音25:14-30;路加福音19:13-16);那些从被强盗打伤的人身边过去之人的比喻(路加福10:30-37);大筵席的比喻,即那些被请赴大筵席的人都给自己找了各种借口,主人论到他们说,我告诉你们,先前所请的人没有一个得尝我的筵席(路加福音14:16-24);财主和拉撒路的比喻(路加福音16:19-31);那些与自己相比,看不起别人之人的比喻(路加福音18:10-14);两个儿子的比喻,其中一个儿子说,我要去葡萄园,却不去;耶稣说:“我实在告诉你们,税吏和娼妓倒比你们先进神的国”(马太福音21:28-32)。
主在马太福音(23:13-39)中公开声明这个民族的品性,在这段经文的末尾,祂说:
你们自己证明是杀害先知者的子孙了,你们去充满你们祖宗的恶贯吧。(马太福音23:13-33)
马可福音:
耶稣对他们说,以赛亚指着你们所说的预言是不错的,这百姓用嘴唇尊敬我,心却远离我;所以拜我也是枉然,你们将人的规矩当作教义来教导,却离弃神的诫命。(马可福音 7:6-13)
约翰福音:
犹太回答耶稣说,我们是亚伯拉罕的种;耶稣却对他们说,你们是出于你们的父魔鬼,你们父的私欲,你们偏要行。他从起初是杀人的,不守真理,因他心里没有真理;他说谎时,是出于自己说的,因他本来是说谎的,也是谎言之父。(约翰福音8:33, 44)
由于他们的性质就是这样,所以他们也被称为“邪恶淫乱的世代”(马太福音12:39),“毒蛇的后代”(马太福音3:7; 23:33;路加福音3:7),“毒蛇的后代啊,你们既是恶人,怎能说出好话来呢”(马太福音12:34)。
在这个民族当中,甚至连一丝属世良善都荡然无存,这一事实就是马太福音中无花果树所表示的:
耶稣看见路旁有一棵无花果树,就走到跟前,在树上找不着什么,不过有叶子,就对树说,从今以后,你永不结果子!那无花果树就立刻枯干了。(马太福音21:19)
无花果树表示属世良善(参看217节)。从这些经文可以看出,在这个民族当中,良善与真理已经完全被摧毁了。
当良善与真理从内在一无所存时,可以说它们已经被摧毁了。外在可见的良善与真理从内在的良善与真理获得自己的存在和生活,故内在良善与真理的性质决定了外在良善与真理的性质,无论后一种如何呈现在人眼前。有些人活在肉身时我就认识,那时他们看上去似乎对主、教会,对他们的国家和公众福祉,对正义公平很有热情;然而,在来世,这些人却在地狱居民之列。事实上,我震惊地发现,他们就在那里最坏者当中。原因在于,他们的内层是污秽和亵渎的,他们伪装出这种热情是为了名声,以便获得荣耀和财富,因而是为他们自己的缘故,而不是为了他们口头上所宣称的。因此,当这些外在脱去后,如人们死亡时的情形,内在就会暴露出来,人们就会看到这些人内在的样子;因为他们在世时向世人隐藏了自己的内在。这就是“良善与真理完全被摧毁”的意思。
目录章节
目录章节
目录章节